《兵戈扰攘》拼音:bīng gē rǎo rǎng
注音:ㄅ一ㄥ ㄍㄜ ㄖㄠˇ ㄖㄤˇ
兵戈扰攘解释: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兵戈扰攘举例句:那老母原是兵戈扰攘中看见杀儿掠女,掠坏了再苏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社会动荡。
感情:兵戈扰攘是贬义词。
繁体:兵戈擾攘
近义词:兵戈抢攘
英语:in the tumult of a raging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