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大全

冥顽不灵的意思解释

míngwánlíng

冥顽不灵



《冥顽不灵》拼音:míng wán bù líng

注音:ㄇ一ㄥˊ ㄨㄢˊ ㄅㄨˋ ㄌ一ㄥˊ

冥顽不灵解释:冥:本指昏暗;引申为愚昧;顽:顽固;难开化;灵:聪明敏锐。形容无知的愚昧;不聪明;难开化。

成语出处:唐 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冥顽不灵举例句:冥顽不灵藐王章,羊狠狼贪性狂恣。(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 严戊卿捕鳄行纪诛潮匪事》)

正音:“冥”,不能读作“mí”。

辨形:“冥”,不能写作“明”。

辨析:冥顽不灵与“愚昧无知”有别:冥顽不灵侧重于脑子笨;难开化;“愚昧无知”则只表示没有知识;什么也不懂。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冥顽不灵是贬义词。

繁体:冥頑不靈

近义词:愚不可及

反义词:聪明睿智

英语:silly and clumsy

《冥顽不灵》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