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什么意思?一言九鼎典故介绍

作者&投稿:米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鼎是古代最重要的青铜器物之一,在汉朝以前鼎一般用来当烹煮的容器。而九鼎则是象征九州,也是至高无上的意思。在夏商周三朝,九鼎一直被奉为传国之宝,所以一言九鼎的分量才会如此之重。在唐朝和宋朝时期,也有铸造九鼎,同样是为了彰显其身份。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一言九鼎,其中的典故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和毛遂有关。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鼎是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成语故事:话说公元前290年,秦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求援,楚王犹豫不决,平原君的食客毛遂执剑上殿,为楚王分析时局,楚王这才派兵救赵。事后平原君称赞毛遂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因此,鼎不仅成为食器,更成为一种身份、政治待遇的象征。除此之外,鼎也是旌功纪绩的礼器。在重大庆典、战争胜利和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其盛。
鼎是华夏民族先民最初的炊具,用来烹煮食物。最初是用黏土烧成的陶器。相较于此前直接在火上烧烤,烹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所以,鼎在先民生活中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进步和阶级的分化,贵族阶级逐渐有能力讲究,不仅讲究食,同时讲究食器。于是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鼎。
吃饭,对于百姓是天大的事,所谓民以食为天,谁掌控了他们的饭碗,谁就主宰了他们的命运。于是,禹就用九州,即全国各地所贡的金,铸成了九个大鼎。置于荆山之下。象征着掌握了天下万民的饭碗。自禹铸九鼎,鼎就从一个食用炊具,变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
汤灭夏,周灭商,都将九鼎迁于自己的都城,完成革故鼎新。到了春秋时期,楚庄王到了都城洛阳,遂向朝廷打听九鼎的形制、轻重。意即窥视周天子的政权,欲取而代之(见《左传·宣公三年》),这也是问鼎一词的由来。
尽管升格为政权的象征,其实在夏商周三代,鼎作为炊具、食具的功能依然存在。只是作为炊具的功能在逐渐弱化,作为礼器的功能在逐步上升。之所以作为炊具的功能弱化,是因为铜鼎足大底厚,烈火烧时受热不均,容易使鼎足中的锡熔化流出来,造成鼎足损坏,甚至折断;这是不祥之兆,故在宴享、祭祀中,应极力避免。因此,鼎慢慢退出炊具功能而成为盛食器,肉食、羹类都先用镬煮熟,然后再行升入鼎中,由膳夫、宰夫,调和五味。所以,许慎的《说文解字》这样描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按照礼制,各级别的王公贵族,宴饮时能享用的鼎数都是有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见《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天子还可以有三个陪鼎。至此,鼎不仅成为食器,更成为一种身份、政治待遇的象征。除此之外,鼎也是旌功纪绩的礼器。在重大庆典、战争胜利和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铭记其盛。这种礼俗,一直传承至今,西藏成立五十周年庆典,中央政府赠以民族团结宝鼎;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中国赠送其世纪宝鼎,均是这种礼俗之薪传。
随着鼎的身份日渐尊贵 ,鼎的制作也越来越精良;一方面用当时显得十分贵重的青铜(当时叫金)来铸造,另一方面,其纹饰的繁复精彩,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充分体现其作为礼器的大气厚重。
值得一说的还有鼎上传统纹饰:饕餮纹。
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贪吃的怪兽。根据《史记》记载:缙云氏(黄帝时的夏官)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左传·文公十八年》),总之,就是一个贪吃、暴喝,不知厌足的家伙。形象十分狰狞,周人将其铸在鼎上,明显是有一种教化意义在其中:告诫王孙帝子,不要贪食过甚。这一点,《吕氏春秋·先识》有明确论述:周鼎著饕餮,有手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饮食是人的基本欲望,贪于饮食,也是人性的基本弱点。人很容易被自身欲望所奴役,很容易从放纵自己的生理欲望,走向全面的放纵,这种放纵,叫贪婪,更甚者谓之,贪得无厌。饕餮者,在这里就是贪得无厌的象征。所以周代的统治者告诫子民,要从节制自己的饮食欲望做起。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夏,商,其亡国之君,都是从贪于饮食,一发而败徳失政,最著名的莫过于夏桀和商纣的酒池、肉林。殷鉴不远,必须警惕。所以,将饕餮铸之于鼎,教化子民后代。
夏商周三代以后,鼎作为食器渐渐退出生活舞台。但作为礼器与祭器,仍然在历史上代有传承;而饕餮纹作为相对固化的图案,一直与鼎如影相随。特别是其强调的道德规范:戒贪,一直作为中华民族一种文化传承。
钟鸣鼎食之家,成为后来对贵族诗礼之家的形象概括。而饕餮,作为与鼎随行的一个符号,也成为后世戒贪的一个形象符号。(当然后世吃货们如苏东坡也有自诩为老饕者,那是一种无道德意义的自嘲和调侃。)
在山东曲阜衍圣公庙,就有一个饕餮形象,画在衍圣公府内宅出前门照壁之上,极为醒目地提醒着孔府家人:戒贪。孔府标榜的安富尊荣公府第,文章道德圣人家,戒贪,应该是安富尊荣的首屈一指的题中应有之义吧。
当然,不管如何提醒和告诫,饮食的放纵,和人性的贪婪,总在太阳下反复上演着,从随处可见的狂吃烂喝,纸醉金迷,到随时可见的袒护,触目惊心的贪贿聚敛,无不证实着饕餮的不死,和灵魂被欲望奴役着的可悲。

一言九鼎的意思介绍
答:说到关于历史成语,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些成语都是从古代历史的时候传承下来的,很多都是关于一些历史典故,就比如说一些成语,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其实还是比较言简意赅的,通过历史的一些事情,来反应出这个成语的意思。那么关于这个一言九鼎,还是比较常见的,那么这个成语到底是以什么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编...

一言九鼎有几种解释
答:【一言九鼎】 秦昭王十五年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愿 同往。经遂晓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赵。平原君因而赞扬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见《史记·平原君列传》。九鼎大吕,古代国家的宝器。后因以为典实,谓一句话即可产生极大的力量。

一言九鼎什么意思啊
答:一言九鼎的意思:一句话的分量如同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十分有价值、有分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影响力。在古代中国,鼎被视为国家权力与尊严的象征,九鼎通常指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当人们用“一言九鼎”来形容某人的言辞时,表示该言论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影响力。详细解释如下:1. 一言九鼎的...

"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
答:"一言九鼎"的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读音:[yī yán jiǔ dǐng]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造句:1.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2.你想受人尊重...

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啊
答: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啊如下:一言九鼎的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一言九鼎是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yán jiǔ dǐng。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答: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汉语成语,意思为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

一言九鼎的意思解释
答:一言九鼎的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一、成语出处 出自汉代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二、近义词 1、千金一诺,又称一诺千金,谓一句诺言有...

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答:吕不韦为了报答秦始皇的知遇之恩,便说了这样一句话:“君以一言,臣以一心。”意思是说,您只要说一句话,我就用整个心意去为您效劳。这句话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言九鼎”的成语。2、一言九鼎在古代历史中也有实际的应用。例如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国大臣蔺相如陪同赵王参加渑池会时,...

一言九鼎的意思
答: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 一言九鼎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

“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
答:一言九鼎,比喻量大,能说话力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x0d\x0a\x0d\x0a__\x0d\x0a成语:一言九鼎\x0d\x0a一言九鼎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