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

问,八仙过海中八仙各用什么过的海

“八仙过海"各是怎样过海的

作者&投稿:壤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很多人都看过《八仙过海》吧,你还记得有哪几位八仙是怎么过的海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八仙过海一共有八位神仙,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他们使用自己的法宝过的海:

1、铁拐李是第一个下海的,他把手中的拐杖往东海一抛,拐杖像一叶扁舟,轻轻浮在海面上,铁拐李往上一跳落在上面渡海。

铁拐李相传姓李,又叫李凝阳、李洪水、李孔目。据说他在在砀山洞中修行。李铁拐还常背一葫芦,里面装有仙药用来治病救人。

2、张果老是将手中的鱼鼓扔下,站立鼓上而渡的海。也有说是倒骑他的白驴渡海而去的。

他平时喜欢乘白驴,日行万里,夜间折叠如纸,放在箱子里。想骑时用水含在嘴里喷洒一下。后人题诗:“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3、何仙姑把荷花放在海上,荷花红光大放最后化为莲台,何仙姑立于其上飘摇过海。

八仙唯一的女仙,据说原名何秀姑,生于唐武则天时期,从小智慧敏捷,聪敏过人。村里的人奉为神明,专门建楼供其居住,后来吕洞宾度她成的仙。

4、蓝采和则抛出手上的花篮,喊了一声“大”,花篮就变成一艘花篮船。

本是男子,但他常常女装打扮,手提花篮,是一名游方的道士,有人在童年和老年时看到他,他容貌依旧。

5、韩湘子把手中的玉箫投入大海,一眨眼间,玉箫化作了一条青竹筏。

他的形象是一位手持长笛的英俊少年,韩湘子本名韩湘。长大后又得了钟、吕二仙传授修行之术,隐居于终南山修道,得成正果,列为八仙之列。

6、吕洞宾也不甘示弱,拔出他的青龙宝剑甩落到海面上,宝剑化作一条青龙,驮着吕洞宾乘风破浪而去。

吕洞宾有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

7、汉钟离把手里的芭蕉扇扔下,这扇子也是一件宝物,一遇到海水就变成了一条宽大的船,他躺到上面向前行驶。

汉钟离在崆峒山紫禁四皓峰得到玉匣秘诀成了一位仙人。传说他在唐朝的时候度化了吕洞宾,是道教北五祖之一。

8、曹国舅渡海时,他把云阳板轻轻地丢落在海面上,两块云阳板拼合在一起,化作一艘小木船踏船前行。

他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云阳板(玉板),与其他仙人的打扮完全不同。传说他是宋朝的皇帝宋仁宗曹皇后的长弟。有一次过黄河时没有船费,就以御赐金牌抵押,恰好遇到了吕洞宾,与他一起同游,因此悟道而名列“八仙”。


八仙之所以要过海,据说是因为八仙在蓬莱阁聚餐喝酒,吕洞宾说要去欣赏美景,要过海不能乘船,只能凭借手中的法宝过海,众仙人答应了之后,他们就去了海边。

还有一种说法,说八仙从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酒足饭饱回来,是从南天门出来的,往下一看正好是东海。然后韩湘子提议说要不咱们从海上渡过去吧,再去蓬莱仙岛上看看。大家觉得挺好的,但如果找条船过去,显不出本事,于是大家都施展自己的本领过海。

但是八仙这样大动干戈过海,把东海龙王的宫殿都给震动了,龙王很生气,然后双方就打了起来,东海龙王还请了其他海域的龙王来帮忙,两方打得不可开交。后来南海观音出面才休战,龙王也把囚禁的蓝采和给放了,八仙就各自乘着宝物走了。后来,八仙过海的故事还有了一个俗语,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各用自己的法器过海,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

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扩展资料

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其中有将军、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而且都有些缺点,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佻、铁拐李酗酒成性等等。

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独立设置八仙宫,而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

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剧之中,相传八仙也会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的祝寿题材。民间戏曲酬神时,也经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寿》等所谓“办仙戏”。

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初盛唐时道术之士张果。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煽助,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

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

“八仙”一词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拥有不同的含意,直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仙过海



八仙各用自己的法器过海,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

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

扩展资料

后世影响:所谓八仙,就是指由道教的八位神仙组成的一个神仙群体,他们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关于他们的完整说法始于元朝(1206-1368年),到明朝(1368-1644年)正式定形。

八仙过海的传说是中国古代最动人的传说之一,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和典故。特别在民间,它的影响是很广泛的,由此引申出来的一些风俗习惯甚至流传到日本的沿海地区。

八仙因为闹过海,沿海人们大都有“七男一女不同船”的禁忌。理发业奉吕洞宾为祖师爷,相传阴历四月十四的所谓吕祖生日,各地理发业一般要热闹一番。民间祝寿要扮演八仙敬酒,渲染欢乐气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八仙过海



八仙是各自用各自法宝过海的。八仙过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其生动的记述见于明吴元泰之《东游记》。该书写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有一天,他们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于水面,以显"神通"而过。其他诸位仙人都响应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于水面,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
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八仙过海是一种流传最广的中国民间传说。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八仙作为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流传非常广的道教神仙,关于他们有很多不同的介绍,例如汉代、唐代、宋元对于其中的人物介绍都有所不同。关于八仙的事迹大多形成于唐、宋时的书籍中流传下来的,只不过当时尚未形成“八仙”这个群体。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但这些杂剧中虽都是八位神仙,人名却有出入,各家都不尽相同。直到明代时期,吴元泰的《东游记》中才给这些人物定性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

八仙跟以往的传统道教许多神仙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他们都是来自人间的普通人,与一般的神仙神圣庄严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在当时深受民众喜爱。在八仙中有将军、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每个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比如汉钟离喜欢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看起来比较轻佻等等。另外八仙中的八个人,也分别代表了人世间的男、女、老、幼、富、贵、贫、贱。

关于八仙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八仙过海这件事情,之后就有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个俗语。这个传说最早出现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据说白云仙长当时看到蓬莱仙岛牡丹盛开,就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等到他们回程时,作为八仙之后的铁拐李建议大家不要搭船各自凭本事度过大海。

在这八位仙人当中,何仙姑坐在荷花上过海;汉钟离一把将手中的芭蕉扇甩开扔到大海里,扇子瞬间大如蒲席,他跳到扇子上过海;吕洞宾将自己佩戴的宝剑放入海中,御剑飞行过海;铁拐李取下腰间的药葫芦,往海中一抛一艘大船,跳上葫芦大船过海;张果老倒骑的毛驴在海中就像陆地一样奔跑;韩湘子将玉笛到了水当船,直接蹦到了玉笛上过海;蓝采和将大花篮放入海水中当船过海;曹国舅将自己的玉板排开放在水上,当作一只竹筏过海。



八仙过海是那八仙?分别用什么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