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某启: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注释〕 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元丰三年(1080)苏轼贬任黄州团练副使居此地,自号“东坡居士”。 陂:梯田。 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疮疖。 青蒿: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可用以入药。 黑牡丹:牛的戏称。
鉴赏:
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受极度挫折时,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严酷的现实和纷繁的人生?或许他会颓废丧志,甘与蹇运共沦落;或许他会强作欢颜,故显洒脱,却掩饰不住心灵的失落。于是,一切自我的价值在丧失,生命的力量在消逝,最终无可奈何地卷入痛苦命运的旋涡。然而,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当苏轼被朝廷的一些权贵罗织罪名,受弹劾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面对着残酷而痛楚的命运,他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也许是兴致盎然,也许是环境的磨难炼就了他通达的性情,此时,身居贬地的苏轼,已无种种失落、愤懑的情绪。因为他已经领悟到,命运在无所顾忌地作弄着他,但他没有被折屈,他已用自己全部身心的力量,对现实痛苦的人生进行淡泊而又欢悦的自我调节。他轻松而又自豪地写信告知对方,他已亲自开垦梯田,播种稻谷,五十亩的田地,是他和患难与共的妻子自劳自作的自由天地。在以往的官场生涯里,他已尝够了冷漠、虚伪和逢迎的滋味,因而更感到劳动的轻快和洒落。尽管耕作或许艰辛而单调,收获又是那样微薄,仅能赖以度日,然而,正是这种富有乡村情调的劳作,弥合了他的心灵创伤,唤起他无限自豪感:这是一块无所拘束的天地,他洒下了汗水,留下了脚印;这是毫不依赖于他人的自我劳动,劳动的情趣在于他与自然融合成一体,并且通过有限的对自然的征服,实现他身心的全部价值,证明了现实生活环境中充满自信的自我的存在。
仿佛在同人拉家常,说故事,苏轼饶有兴趣地告诉对方一件有趣的事:一头耕牛发病,气息奄奄,而精于医术的牛医却诊断不出是何病症,不知所措,还是朝夕相处的老妻懂行,对症下药,果然药到病除。这真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然而苏轼却郑重其事地大书特书。不难想象他命笔诉说时那种眉飞色舞的神情,那种轻松、洒脱的情怀。他不是想以饭后茶余的琐事激起对方的兴味,而分明在倾吐自己领略乡间生活情趣之后的轻逸、愉快。
苏轼的《东坡八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原文:某启: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注释〕 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
苏轼《东坡八首》赏析
但是我们试看苏轼的“百步洪”第一首里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句里七种形象,错综利落,衬得“诗经”和韩愈的例子都呆板滞钝了。其他像“石鼓歌”里用六种形象来讲“时得一二遗八九”,“读孟郊诗”第一首里用四种形象来讲...
苏轼东坡原文及注解
东坡①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③。①元丰五年(1082)作。东坡:在黄州州治东百余步,地势平旷。苏轼《东坡八首》自叙:“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梦得)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唐白居易为忠州刺史,作有《...
苏轼的<东坡八首>的解析
1 苏轼:东坡八首并叙 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予乏食,为於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独...
东坡苏轼拼音版
1、宋代苏轼《东坡》原文: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2、注释译文:东坡其地在黄州东门外,又效白居易忠州东坡之名,故云东坡,诗人并以之作为自己的别号。市人隐指追名逐利奔走于仕途的人。野人:乡野之人,在野的无官职的居士,苏轼自指。荦确:指险峻不...
“而岁又大旱”的出处是哪里
“而岁又大旱”全诗《东坡八首(并叙)》宋代 苏轼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
东坡八首寄寓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明明知道爱上会受伤,偏偏要爱。我们一直如此,一边深情,一边残忍。那些风月,仅仅只是风月,如此而已。
东坡八首(并叙)(苏轼)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东坡八首(并叙)拼音版、注音及读音:文学家:苏轼dōng pō bā shǒu bìng xù东坡八首(并叙)yú zhì huáng zhōu èr nián,rì yǐ kùn kuì,gù rén mǎ zhèng qīng āi yú fá shí,wèi yú jùn zhōng qǐng gù yíng dì shù shí mǔ,shǐ de gōng gēng qí ...
苏轼描写板栗的诗句
在《东坡八首》的另一部分,苏轼提到了“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下隰种粳稌,东原莳枣栗。”描述了他在荒田中种植粳稻和枣栗的情景。苏轼还提到了“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这句话不仅描述了江南地区蜀士的桑果之盛,还表达了他对种植竹子的期待,但又担心其...
关于“蚱蜢”的诗句有哪些?
1、畦叟浇花蚱蜢飞 —— 宋 · 方回《秋日》译文:菜地里的农夫浇花使得蚱蜢飞走。2、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 宋 · 苏轼《东坡八首其一》译文:只听说田垄之中,蚱蜢多如风雨。3、秋田蚱蜢横—— 宋 · 舒岳祥《十虫吟》译文:秋季畋猎之时蚱蜢横行。4、安能随蚱蜢,跳踯在泥涂。——...